乌有先生历险记一文囊括中学语文全部文言词法、句法、知识点!
温馨提示:这篇文章已超过376天没有更新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乌有先生历险记.docx(点击下载)
【此文全篇计包括】
1、人称词23个;
2、时间词36个;
3、古今字,假借字66个;
4、常用文言虚词46个;
5、应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(不包括1、2、3项内容)200多个;
6、固定结构,特殊句式30个;
7、词性活用现象近30例;
8、初、高中文言教材中的语句多处.
1乌有先生者,中山布衣也,年且七十,艺桑麻五谷以为生,不欲与俗人齿,毁誉不存乎心,人以达士目之。海阳亡是公,高士也,年七十有三矣,唯读书是务。朝廷数授以官,不拜,曰:“边鄙野人,不足以充小吏。”公素善先生,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,因亲赴中山访焉。
【讲解】乌有先生(虚拟人名,乌有,即“没有”。本文中的“乌有 先生”、“亡是公”和“子虚长者”都是虚拟人名,取其虚构之义)者,中山布衣(平民,普通百姓)也(“者……也”,判断句的标志,“者”表示提示性停顿,“也”表示判断,二者均为助词。)。年且(且:副词,将近,将要)七十,艺(种植)桑麻五谷以(“以”,连词,表目的,可译为“来”)为(谋求)生(生计),不欲与俗人齿(齿:动词,并列),毁誉(毁谤和称赞)不存(放,在)乎(介词,相当于“于”)心,人以达士(通达事理的人)目(名词作动词,看待)之。海阳(山南水北称“阳”,山北水南称“阴”,这里“海”是水,所以是“北面”的意思)亡是公(虚拟人名,“亡”通“无”;“是”,代词,这个),高士(品德高尚的人)也,年七十有(通“又”,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,可不译)三矣,惟读书是务(用“惟……是……”将宾语前置以强调宾语,相当于“惟务读书”;务,动词,致力于)。朝廷数(数:副词,表频率,译为“屡次”“多次”)授以官(介宾短语后置和省略宾语句,相当于“以官授之”),不拜(“拜”:官职任免升迁常用实词,通常指“授予[官职]”,这里是“上任”),曰:“边鄙(边远小邑镇,彭端叔《为学》中“蜀之鄙有二僧”中的“鄙”与此同义)野人(与“朝”字相对。“在朝”指在朝廷为官;“野人”,乡间平民,这里是谦称自己),不足以(够不上,没能力)充(担任)小吏。”公素(素:副词,一向,向来)善(善:形容词作动词,“与……友善”“交好”。见语文课本《张衡传》)先生,而相违(互相分别)期年(满一年,整整一年,“期”读“jī”)未之见矣(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前置,“未之见”即“未见之”; “矣”,表已然的助词,可译为“了”),因(连词,表因果,可译为“因而”)亲赴(前往,赶到)中山访焉(拜访他。“焉”在这里作代词,代乌有先生)。
教材实例
1.布衣:(平民,普通百姓)
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,况大国乎?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臣本布衣,躬耕与南阳。《出师表》
布衣之怒,以免冠徒跣,以头抢地耳。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2.且:(副词,将要)
彼且奚适也?《逍遥游》
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。《愚公移山》
吾攻赵旦暮且下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
3.齿:(并列,同列)
巫医乐师百工之人,君子不齿。《师说》
4.誉:(称赞,赞誉)
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。《逍遥游》
5.乎:(相当于“于”,在)
相与枕藉乎舟中。《赤壁赋》
6.目:(看待)
军中不敢以说书目敬亭。《柳敬亭传》
7.有(yòu):(通“又”,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)
臣密今年四十有四,祖母今年九十有六。《陈情表》
尔来二十有一年矣!《出师表》
8.惟读书是务:(宾语前置句,“惟务读书”)
惟兄嫂是依。《祭十二郎文》
成语——唯利是图;唯才是举;唯命是从。
务耕织,修守战之具。《过秦论》
9.数(shuò):(多次,屡次)
扶苏以数谏故,上使外将兵。《陈涉世家》
10.拜:(授予官职)
公车特征拜郎中。《张衡传》
以相如功大,拜为上卿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诏书特下,拜臣郎中。《陈情表》
11.鄙:(边境)
蜀之鄙有二僧,其一贫,其一富。《为学》
越国以鄙远。《烛之武退秦师》
12.素善:(一向与……交好)
公素善留侯张良。《鸿门宴》
13.期(jī)年:(满一年,整整一年)
期年之后,虽欲言,无可进者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
译文 乌有先生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。他年龄将近七十岁,以种植桑麻五谷来维持生活,不愿和庸俗的人为伍,别人对他的毁谤与赞美全都不放在心上,人们都把他看作通达事理的人。海阳亡是公,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,年纪已经七十三岁了,致力于读书做学问。朝廷多次拿官职授予他,他都不上任,他说:“我只是边远小邑镇一个乡村平民,不能够胜任一个跑腿的小吏,(还能做什么官呢?)亡是公向来与先生友善,却互相分别整整一年没有见到他了,因而亲自赶到中山来拜访他(乌有先生)。
2二叟相见大说。先生曰:“公自遐方来,仆无以为敬,然敝庐颇蓄薄酿,每朔望辄自酌,今者故人来,盖不共饮诸。”于是相与酣饮,夜阑而兴未尽也。翌日,先生复要公饮,把酒论古今治乱事,意快甚,不觉以酩酊矣。薄莫,先生酒释,而公犹僵卧,气息惙然,呼之不醒,大惊,延邻医脉之。医曰:“殆矣!微司命,孰能生之?愚无所用其技矣。”先生靡计不施,迄无效,益恐。与老妻计曰:“故人过我而死焉,无乃不可乎!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,世操医术,人咸以今之扁鹊称之。诚能速之来,则庶几白骨可肉矣。唯路险,家无可遣者,奈之何!”老妻曰:“虽然,终当有以活之。妾谓坐视故人死,是倍义尔,窃为君不取也,夫败义以负友,君子之所耻,孰若冒死以救之?”先生然之,曰:“卿言甚副吾意,苟能活之,何爱此身?纵有祸,固当不辞也。”遂属老妻护公,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。
【讲解】二叟(老头子,这是对老年人的称呼)相见大说(通“悦”,高兴)。先生曰:“公自遐(远)方来,仆(谦称自己,可译为“我”)无以为敬(“无以”,固定结构,可译为“没有用来……的”;“为敬”,表达敬意),然(表转折的连词,可是,但是,然而)敝庐(我家。“敝”,表谦虚;“敝庐”相当于“寒舍”)颇(程度副词,略微)蓄(储备)薄酿(即薄酒,谦虚说法。淡酒),每(每当,常)朔望(农历的初一和十五)则(就)自酌(独自饮酒),今者(助词,放在时间词后,不译)故人(老朋友)来,盍(兼词,兼疑问代词“何”和否定副词“不”。)共饮诸(兼词,兼代词“之”和助词“乎”,可译为“它呢”)?”于是相与(一同,一起)酣(畅快)饮,夜阑(“阑”,将尽,“夜阑”,天快亮了)而(转折连词,可是)兴未尽也。翌日(第二天。“翌年”则指第二年,相当于文言中的“明年”),先生复(再次)要(通“邀”,邀请)公饮,把酒(端着酒杯)论(评说)古今治乱(太平与混乱)事,意快甚(痛快极了),不觉已酩酊(大醉貌)醉矣。薄莫(傍晚。“薄”,动词,“迫近”之意;“莫”通“暮”,晚上。),先生酒释(酒意消除),而(转折连词,可是)公犹(还)僵卧,气息惙然(气息微弱的样子;“惙”读chuò),呼之不醒,大惊,延(延请)邻医脉之(为他把脉诊断。“脉”,名词作动词,把脉;“脉之”这是名词的“为动用法”)。医曰:“殆矣(危险啦!“殆”,危险)!微(无,有假设意味,可译为“如果没有”)司命(古人称冥间掌管人生死大权的神),孰能生之(使之生,即救活他。“生”,动词的使动用法)?愚(谦称,可译为“我”)无所(固定结构,可译为“没有……的[地方]”)用其(代词,代医生自己)技(医术)矣。”先生靡(指示代词中的“无指代词”:作主语时,通常译为“没有谁”;这里作定语,译为“没有什么”)计(办法)不施(用),迄(最终)无效,益(越发,更加)恐。先生与老妻计(商议)曰:“故人过(拜访)我而死焉(兼词,相当于“于此”,译为“在这里”),无乃不可乎(“无乃……乎[邪、耶、与、欤]”,固定结构,表推测,可译为“恐怕[莫非]……吧”)!雅(平日,向来)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,世操(从事)医术,人咸(都)以今之仓、鹊称之。诚(如果)能速(请)之来,则(连词,表假设关系,可译为“那么”)庶几(表推测)白骨可肉矣(起死回生的形象说法。“肉”名词用作动词,长肉)。惟(副词,只是)路险,家无可遣者(“无……者”,没有……的人),奈之何!(“奈……何”,固定结构,可译为“拿……怎么办”)”老妻曰:“虽然(固定结构,古今异义,表假设关系可译为“即使这样”),终(终究)当(一定)有以活之(“有以……”,固定结构,可译为“有用来……的[办法]”;“活之”,使之活,“活”是动词的使动用法)。妾(妇女自称)谓(认为)坐视(坐着看,表示不采取办法而等待观望)故人死,是(指示代词,指代“坐视故人死”这件事)倍(通“背”,违背)义尔,窃(谦词,可译为“个人”或“私下里”)为君不取(认为您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)也。夫(句首语气词,又称“发语词”,通常表示后面要进行议论;也可表后面将另提一事)败义(损害道义)以(连词,表并列)负(辜负,对不起)友,君子之所耻(感到耻辱的事。“所”加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,意为“……的事情”)。孰若(哪里比得上,怎么比得上)冒死以(连词,表目的,可不译)救之?”先生然之(觉得妻子的话正确。“然”,形容词的意动用法,认为对),曰:“卿(尊称,可译为“您”)言甚(程度副词,极,很)副(相称,符合)吾意,苟(如果)能活之,何爱(吝惜)此身?脱(倘若,即使)有祸(祸患,灾祸),固(本来)当不辞(推辞)也。”遂属(通“嘱”,吩咐)老妻护公,而躬自(亲自)策(名词作动词,用鞭子子抽打)驴夜(名词作状语,在夜里,连夜)驰之(动词,前往,赶往)山中。
教材实例
14.说(yuè):(通“悦”,高兴)
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《论语》
秦王必说见臣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秦王不说。《唐雎不辱使命》
15.遐:(远)
时矫首而遐观。《归去来兮辞》
16.无以:(固定结构,没有用来……的(办法))
臣无祖母,无以至今日。《陈情表》
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《劝学》
17.敝:(对自己一方的谦称)
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。《崤之战》
余则褞袍敝衣处其间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18.今者:(“者”,用在时间词后,协调音节助词)
今者项庄舞剑,其意常在沛公。《鸿门宴》
19.盖(hé):(通“盍”,何)
盖亦反其本矣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
20.诸:(兼词,相当于“之乎”)
王尝语庄子以好乐,有诸?《庄暴见孟子》
不识有诸?《齐桓晋文之事》
投诸渤海之尾。《愚公移山》
献诸抚军。《促织》
21.相与:(固定结构,一起,一同)
相与枕藉乎舟中。《赤壁赋》
22.夜阑:(天快亮了)
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
23.翼日:(通“翌”,第二天)
翼日,进宰。《促织》
24.要(yāo):(通“邀”,邀请)
张良出,要项伯。《鸿门宴》
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做食。《桃花源记》
25.把酒:(端着酒杯)
把酒临风。其喜洋洋者也。《岳阳楼记》
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《水调歌头》
26.治乱:(太平与混乱)
明于治乱。《屈原列传》
27.薄莫:(“莫”通“暮”,“薄”:迫近)
薄暮冥冥,虎啸猿啼。《岳阳楼记》
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。《陈情表》
28.惙然:(微弱的样子)
气息惙然。《促织》
29.延:(延请,邀请)
余人各复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《桃花源记》
争延之使奏其技。《柳敬亭传》
30.殆:(危险)
思而不学则殆。《论语》
31.微:(无,有假设意味,“如果没有”)
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《烛之武退秦师》
微太子言,臣愿得谒之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微斯人,吾谁与归?《岳阳楼记》
32.司命:(古人称阴间掌管生死大权的神)
司命之所属,无奈何也!《扁鹊见蔡桓公》
33.孰能:(固定结构,“谁能够”)
其孰能讥之乎?《游褒禅山记》
其若是,孰能御之?《齐桓晋文之事》
34.无所:(固定结构,没有……的[地方])
今入关,财物无所取,妇女无所幸。《鸿门宴》
35.靡:(无指代词,作定语,“没有什么”)
探石发穴,靡计不施,迄无济。《促织》
36.施:(用)
徒留无所施。《孔雀东南飞》
37.迄:(最终)
探石发穴,靡计不施,迄无济。《促织》
38.效:(成功,成效,效果)
不效则治臣之罪。《出师表》
39.计:(商议)
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40.过:(拜访)
《过故人庄》
若欲见子敬,可别过之。《赤壁之战》
41.焉:(兼词,“于此”,“在这里”)
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。《劝学》
置杯焉则胶。《逍遥游》
夫大国,难测也,惧有伏焉。《曹刿论战》
42.无乃……乎?(固定结构,“恐怕[莫非]…吧”)
无乃后乎? 《勾践灭吴》
43.雅闻:(向来[平日]听说;常常听说)
安帝雅闻衡善术学。《张衡传》
44.操:(从事)
邑有成名者,操童子也。《促织》
45.咸:(都)
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询。《桃花源记》
少长咸集。《兰亭集序》
46.诚:(如果)
诚能的樊将军之首,与燕亢之地图献秦王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今诚以吾众,诈自称公子扶苏、项燕,为天下唱。《陈涉世家》
诚如是,民归之,由水之就下也。《孟子见梁襄王》
47.速:(请)
成语——不速之客
48.庶几:(表推测,差不多,大概)
吾王庶几无疾病与,何以能鼓乐也?《庄暴见孟子》
中兴机会,庶几在此。《指南录后序》
49.奈何:(固定结构,“拿……怎么办”)
为之奈何?《鸿门宴》
司命之所属,无奈何也?《扁鹊见蔡桓公》
50.有以:(有用来……的办法)
臣有以得报太子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51.活:(使动用法,使……活下来)
项伯杀人,臣活之。《鸿门宴》
52.倍:(通“背”,违背)
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徳也。《鸿门宴》
53.窃为君不取也:
窃为大王不取也。《鸿门宴》
54.负:(辜负,对不起)
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55.孰若:(哪里[怎么]比得上)
孰若起而拯之?《冯婉贞》
56.然:(认为对,正确)
成然之,早出暮归。《促织》
吴广以为然,乃行卜。《陈涉世家》
57.副:(相称,符合)
成语——名副其实
58.爱:(吝惜)
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。《过秦论》
59.纵:(即使)
便纵有千种风情,更与何人说。《雨霖铃》
纵有健妇把锄犁,禾生陇亩无东西。《兵车行》
60.辞:(推辞)
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足辞?《鸿门宴》
61.属:(通“嘱”,吩咐)
属予作文以记之。《岳阳楼记》
62.躬:(亲自)
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。《出师表》
亮躬耕陇亩。《隆中对》
63.策:(用鞭子抽打,驱赶)
策之不以其道。《马说》
64.夜驰之:(连夜前往)
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。《鸿门宴》
译文 两个老头相见后非常高兴。乌有先生说:“你打老远的地方来(看我),我没有什么可用来表达敬意的,可是寒舍略微储备了些薄酒,每当初一十五(我)总是独自一人喝,现在老朋友光临,为什么不把它拿出来一起喝呢?”于是一起畅快地喝起来,夜色将尽还没有尽兴。第二天,乌有先生再次邀请无是公喝酒,端着酒杯,评说从古至今天下太平与混乱的事情,心里痛快极了,不知不觉已经酩酊大醉了。傍晚,乌先生酒意已消,可是亡是公还倒卧在地,气息微弱,叫他他都不醒,(乌有先生)非常惊慌,请来邻近的医生为他把脉诊断。医生说:“危险啦!如果没有司命之神,谁能救活他?我已无处施展自己的医术了。”乌有先生没有什么办法不用,最终还是没有任何效果,(先生因此)越发害怕。与老伴商议道:“老朋友前来拜访我而死在这里,恐怕不行吧?(我)常常听说百里外的山中有(一位)子虚长者,辈辈代代从事医生这一职业,人们都拿“现在的太仓公和扁鹊”称赞他。如果真能请他来治,那就一定能起死回生了。只是道路艰险,家中又没有可以派遣的人,拿这件事怎么办呢?”妻子说:“虽然这样,我们终究一定有法救活他。我认为,坐视老朋友死(而不想办法),这是违背道义的行为,我个人认为您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。既损害道义又对不起朋友,这是君子感到耻辱的事。哪里比得上拼死去救他好呢?”乌有先生觉得妻子的话很正确,(他对妻子)说:“您的话很符合我的想法,如果能救活他,我为什么吝惜自己这把老骨头?即使有什么灾祸,那本来就是我义不容辞的。”于是吩咐老伴看护亡是公,自己亲自策驴连夜飞快地赶往山中。
3时六月晦,手信而指弗见,窥步难行,至中夜,道未及半,未几密云敝空,雷电交加。先生欲投村落辟焉,叩门而人皆弗之内,方踌躇间,雨暴至。旋忆及曩昔尝过此,村外有一兰若。遂借电光觅得之,入其门,登其陛,见殿扉虚掩,有小隙,将入。倏然迅雷大作,电光烨烨,洞烛殿堂,则见一缢妇县梁柱间,被发诎颈,状甚惨。先生卒惊,还走宇下,心犹悸焉。俄见寺门大辟,一女鬼跃掷而入,惊雷破壁,电闪不绝。先生自念:得无缢妇为之与?于电光下孰视之,则女鬼满面血污,抱一死婴,且顾且号,若有奇冤而无所诉者,先生冯驴伏,屏息不敢少动。已而,驴惊鸣,女鬼觉之,怒目先生,欲进复却者三,先生胆素壮,自思:人言遇鬼则死,死亦不过为鬼耳,何惧为?遂执策厉声曰:“女鬼邪?抑人邪?”女鬼凄然长啸,森然欲搏之,先生毛发上指,急击之以策,中鬼首,立仆。乃引驴奔寺外,疾驰而去。
【讲解】时(当时,正值)六月晦(农历月末那一天),手信(通“伸”)而指弗见,跬步(古时的半步,现在的一步;步,古时的一步,现在的两步)难行,至中夜(半夜,古时又称“夜分”“子时”,相当于现在的头天23:00到第二天1:00),道未及半。未几(时间词,不久,没过多久),密云蔽空,雷电(闪电)交加。先生欲投村落辟(通“避”,躲避)焉(代词,指雨),叩(敲)门而人皆弗之内(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,相当于“弗内之”;“内”通“纳”)方(正在)踌躇(犹豫,徘徊)间(时),雨暴(突然)至。旋(马上)忆及曩昔(以前,先前)尝(曾经)过此,村外有一兰若(梵语音译词,指寺庙;“若”读rě),遂(连词,表承接,译为“于是”)借电光觅得(找到)之(代词,代“兰若”)。入其(指示代词,那,“登其陛”中的“其”与此同)门,登其陛(台阶),见殿扉(门扇)虚掩,有小隙(缝隙),将(打算,将要)入。倏然(突然)迅雷(指与闪电相隔时间极短的雷声)大作(响起),电光烨烨(形容闪电闪耀的样子,读yè),洞烛(清清楚楚地照着。“洞”,清楚,透彻;“烛”,名词用作动词,照)殿堂,则(顺承连词,就)见一缢(上吊)妇县(通“悬”,挂)梁柱间,被发诎颈(形容缢妇吊死时的样子:“被”通“披”,披散着;“诎”通“屈”,指身体某些部位的弯曲,这里是头被绳子吊来上仰而后颈缩短的样子),状(样子)甚(程度副词,很,非常)惨。先生卒(通“猝”,猛然)惊,还(通“旋”,转身)走(古今异义词,指“跑”)宇(屋檐)下,心犹(还)悸([心]跳)焉(助词,表陈述,不译)。俄(不一会儿)见寺门大辟(开),一女鬼跃掷(形容纵身而跳的样子)而入,惊雷破(使动用法,使……破,打破)壁,电闪不绝(断)。先生自念(暗自忖思):得无缢妇为之与(“得无……与”,表推断揣测的固定结构,可译为“恐怕是(莫非是、该不是)……吧”,《聊斋志异'促织》有“得无教我猎虫所耶”句)?于电光下孰(通“熟”,仔细)视之,则(就)女鬼满面血污,抱一死婴,且顾且号(“且……且……”,可译为“一边……一边……”;“顾”,回头看;有声无泪称为“号”),若有奇冤而(转折连词,却)无所诉者(“若……者”,可译为“像……似的”;“无所”,固定结构,可译为“没有……的地方”或者“没有地方可……”;“诉”,控诉,申述)。先生冯(通“凭”,凭靠)驴伏(趴下),屏(压抑,控制)息(呼吸)不敢少(稍微)动。已而(不久,不一会儿),驴惊鸣,女鬼觉(察觉,发觉)之(代词,指乌有先生和驴),怒目(名作动,看着)先生,欲进复(又)却(后退)者三(“三”通常是虚指多,而非实数;如直译,可译为“……的情况有多次”)。先生胆素(向来)壮(大),自思:人言遇鬼则(就)死,死亦(也)不过为鬼耳( “而已”或“罢了”),何惧为(“何[以]……为”,表反问的固定结构,可译为“要……干什么那?”或“哪里用得着……呢?”)?遂执(持,拿)策(鞭子)厉声(高声)曰:“女鬼邪,抑人邪?”(“女”通“汝”,“你”;“邪”通“耶”,疑问语气助词。“……邪,抑……邪”,选择问句的常见句式,译为“是……呢,还是……呢?”)女鬼凄然(形容绝望而凄惨)长啸(长声吼叫),森然(阴森恐怖的样子)欲搏(击打)之。先生毛发(头发)上指(竖起),急击之以策(介宾短语后置,相当于“以策击之”),中(击中)鬼首(头),立仆(读pū,向前倒下;向后倒叫“偃”)。乃(连词,于是)引(拉)驴奔寺外,疾(形容词,快)驰(本义为骑马飞奔,这里指骑驴飞奔)而(连词,表修饰关系,不译)去(离去,跑开)。
教材实例
65.晦:(农历月末那一天)
戊申晦,五鼓。《登泰山记》
朝菌不知晦朔。《逍遥游》
66.信:(通“伸”)
欲信大义于天下。《隆中对》
67.窥步:(通“跬步”)
故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《劝学》
68.未几:(不久,没过多久)
未几,成归。《促织》
未几,夫齁声起。《口技》
69.蔽:(遮住,遮掩)
横柯上蔽,在昼犹昏。《与朱元思书》
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。《三峡》
70.内:(通“纳”,使之进入)
距关,毋内诸侯。《鸿门宴》
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。《鸿门宴》
71.方:(正在)
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。《鸿门宴》
方急时,不及召下兵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72.暴:(突然)
屠暴起,以刀劈狼首。《狼》
屡撩之,虫暴怒,直奔,随相腾击,振奋作声。《促织》
73.旋:(马上)
有奇字素无备者,旋刻之。《活板》
旋见鸡伸颈摆扑。《促织》
74.曩昔:(以前,先前)
曩与吾祖居者,今其室十无一焉。《捕蛇者说》
75.兰若:(梵语音译词,指寺庙)
中绘殿阁,类兰若。《促织》
76.陛:(台阶,殿阶)
至陛下,秦武阳色变振恐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77.将:(打算,将要)
今闻购将军之首,金千斤,邑万家,将奈何?《荆轲刺秦王》
公将战。 《曹刿论战》
将登太行雪满山 《行路难》
将献公堂。《促织》
78.烛:(名用动,照)
苍山负雪,明烛天南。《登泰山记》
79.县:(通“悬”,挂)
胡瞻尔庭有县獾兮?《诗经·伐檀》
80.被:(通“披”,披散着)
被发行吟泽畔。《屈原列传》
81.卒:(通“猝”,猛然,突然)
卒其不意,尽失其度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五万兵难卒合。《赤壁之战》
82.还:(通“旋”,转身)
扁鹊望桓侯而还走。《扁鹊见蔡桓公》
(另通“环”,绕着)秦王还柱而走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83.俄:(顷刻,一会儿)
俄有武夫出于波间。《柳毅传》
84.得无……与?(固定结构,表揣测,恐怕是[该不是、莫非是]……吧?)
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?《岳阳楼记》
日食饮得无衰乎?《触龙说赵太后》
得无教我猎虫所耶?《促织》
85.孰:(通“熟”,仔细)
明日,徐公来,孰视之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
惟大王与去群臣孰计议之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86.且:(连接两个动词,表并列,一边[面]……,一边[面]……)
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与山谷中者。《石钟山记》
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。《五人墓碑记》
87.顾:(回头看)
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荆轲顾笑武阳 《荆轲刺秦王》
赢得仓皇北顾 《永遇乐•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88.愬:(通“诉”,控诉)
天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
89.冯:(通“凭”,凭靠)
浩浩乎如冯虚御风。《赤壁赋》
90.少(shăo):(稍微)
愿大王少假借之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91.已而:(不久,不一会儿,过些时候)
已而夕阳在山,人影散乱。《醉翁亭记》
已而相如出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92.却:(后退)
相如因持璧却立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却坐促弦弦转急。《琵琶行》
93.何……为?(固定结构,“要……干什么?”或“哪里用的着……呢?”)
如今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,何辞为?《鸿门宴》
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?《逍遥游》
94.执策:(拿着鞭子)
执策而临之曰:“天下无马!”《马说》
95.女:(通“汝”,你)
三岁贯女,莫我肯顾。《诗经·硕鼠》
96. “……邪?抑.……邪?”(选择性常用句式,译为“是……呢,还是[或者].……呢?)
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?抑未死耶?《梅花岭记》
吾能之乎?抑汝能之乎?《与妻书》
抑本其成败之迹,而皆自于人欤?《伶官传序》
97.森然:(阴森恐怖的样子)
如猛兽奇鬼,森然欲博人。《石钟山记》
98.指:(竖起)
头发上指,目眦尽裂。《鸿门宴》
99.引:(拉)
左右欲引相如去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译文 当时正值六月末,伸手不见指头,每前行一步两步都很困难。到了半夜,还没有走到一半的路程。没过多久,乌云蔽空,雷电交加。先生想到村庄投宿避雨,敲门时别人都不让他进去。(正在他)犹豫徘徊时,突然下起雨来了。先生即刻想到先前曾经来过这里,村外有一座寺庙,于是借着闪电光找到了那座寺庙。先生进了门,登上台阶,看见殿门虚掩着,有一小小的缝隙,正准备进去。突然迅雷大作,电光闪闪,清清楚楚地照着殿堂,(先生这)才看见一个上吊的妇女悬挂在房梁和柱头上,披头散发,屈着颈子,情形很惨。先生猛然一惊,转身跑到屋檐下,心还在怦怦直跳。不一会儿,看见庙门大开,一个女鬼纵身跳了进来,令人惊骇的雷声好像要打破墙壁,闪电接连不断地闪着。先生暗自忖思道:莫非是那个吊死的妇人(的魂)变成的鬼吧?在闪电光下仔细看她,只(见)那女鬼满面血污,抱着一个死去的婴儿,一边回头看,一边号哭着,像有奇冤无处申诉似的。乌有先生凭靠着驴子趴下,屏住呼吸,不敢稍微动一下。不一会儿,驴子惊叫起来,女鬼察觉了,怒视着先生,好多次欲进又退。先生胆子一向很大,心想:人们都说一旦遇到鬼就必死无疑,死也就不过变成鬼罢了,哪用害怕(她)呢?于是手握鞭子,高声问道:“你是鬼呢,还是人呢?”女鬼绝望而凄惨地长声吼叫,阴森恐怖地想要击打先生。先生吓得头发向上直竖,急忙用鞭子去击打她,(正好)击中了鬼的头部,(女鬼)立即倒在地上。(先生)于是牵着驴子奔出庙,飞身骑上驴子逃走了。
4质明始霁,罢甚,然念及亡是公存亡莫卜,欲蚤至山中,不敢息。逾午,始入山,山口有茅店,询之,知长者居山之阴,而连山纵横,略无阙处,遂以驴寄逆旅主人家而徒焉。山行十里许,忽闻山林中一声呼哨,斯须而强人列阵阻于前。为首者庞然修伟,黑面多须。从者无虑数十骑,而步卒百余继其后,皆披甲执兵。其一吼曰:“大王在,胡不跪!”先生趣避不及,遂就禽。为首者下马坐巨石上,两展其足,案剑瞋目,声如乳虎,曰:“汝来前,孤,山主也。据山称雄,尔来十余载矣,官军不敢犯孤境。尔何物狂夫,擅入吾寨,其欲血孤刀乎?”先生蛇行匍匐以进,跽而泣曰:“请诉之,愿大王垂听。小人中山布衣也,友人病危,吾不忍坐视其死,入山诣子虚长者,以延友人之命,仓皇不能择路,是以误入大寨,罪当死。身死固不足惜,特以不能延医活友为恨耳,惟大王哀之。”言已,涕如雨下。为首者曰:“然则,君义士也。”顾谓徒属曰:“杀义士,不祥莫大焉。释之,以成其志,且劝好义者!”又谓先生曰:“吾等虽啸聚山林,非草寇之比,君勿惧。子虚长者,仁人也,居山之阴,君须跻山之颠而北下,始得至其家。速诣之,以救乃友;然长者每采药千山万壑间,吾辈亦鲜遇之,虞君不得见耳。”先生再拜致谢而后去。
【讲解】质明(天刚亮)始霁(雨[雪]后天气放晴),罢甚(“罢”通“疲”),然念及(考虑到)亡是公存亡莫卜(生死不明。卜,知道),欲蚤(通“早”)至山中,不敢息。逾午(过了午时。古时用十二地支纪时,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;又将一个时辰分为“上时刻”和“下时刻”,均相当于现在的一个“小时”。午时,相当于现在的11:00—13:00[指地方时间]),始(才)入山,山口有茅店,询之(询,咨询,打听;“之”,代词,代子虚长者的情况,从后文看是打听住地),知长者居山之阴(山北水南称“阴”,这里是山,当指北面),而连山纵横(多貌),略无(毫无,全无)阙(通“缺”)处,遂(连词,于是)以(介词,把)驴寄逆旅(旅店)主人家而徒焉(徒步行走。焉,陈述语气助词,可不译)。山行(沿着山路走)十里许(用在数量词后表约数,可译为“左右”。),忽闻丛林中一声呼哨,斯须(时间词,很快,即刻)而(顺承连词,就)强人(指强盗)列陈(摆开阵势。“陈”通“阵”)阻(阻挡)于前,为首者庞然(形容高大的样子)修伟(高大健壮;修,长),黑面多须。从(跟随在后)者无虑(表估计,译为“大约”“总共”)数(几)十骑(念jì。一人一马叫“骑”),而步卒(步行的士兵)百余继其后,皆(都)被(通“披”,穿着)甲(铠甲。戴在头上的叫“盔”)执兵(武器,兵器)。其(其中)一吼曰:“大王在,胡(疑问副词,问原因,译为“为什么”)不跪!”先生趋避不及,遂(副词,最终)就禽(被捉住了。“禽”通“擒”,抓获)。为首者下马坐巨石上,两展(伸直)其足,案(通“按”)剑瞋目,声如乳虎(小老虎,一说育子的母虎),曰:“汝来前!孤(帝王自称,这里是山大王自称),山主也。据(占据)山称雄,尔来(从那以来。尔,指示代词,译为“这”或“那”)十余载(年)矣,官军不敢犯孤境(侵犯我的地盘)。尔(第二人称代词,你)何物狂夫(相当于“何狂物夫”,全句大致可译为“你是哪来的狂妄之徒?”“物”与“夫”同义,都是“人”的意思,如“待人接物”、“恃才傲物”中的“物”即此义),擅入吾寨,其(表反问,可译为“难道”)欲血(名词的使动用法:使……染上血)孤刀乎!”先生蛇行匍匐以进(像蛇一样在地上爬着前进。“蛇”,名词作状语:“像蛇一样”),跽(指“长跪”,跪着时臀部离开脚后跟)而泣曰:“请(敬辞,用在说话人自己动作之前,可译为“请让我”“请允许我”之类)诉(申诉,说明)之(代词,代指误闯山寨的前因后果),愿(希望)大王垂(表敬副词,用在听话人动作前面,表示对方高高在上)听。小人中山布衣也,友人病危,吾不忍坐视其死,入山诣(拜访)子虚长者,以延(延续,延长)友人之命,仓皇(慌忙)不能择路,是以(表因果关系的常用固定结构,“以是”的倒装,相当于“以是”“以故”“是故”“故”的意义)误入大寨,罪当(该当)死。身(自己)死固(副词,原本)不足惜(不值得吝惜),特以不得延医活友为恨耳(“特……耳”,固定结构,“只是……罢了”,“特”还可换为“但”、“徒”、“直”、“唯”、“第[弟]”等词,意义不变。延,请。活,动词的使动用法,“使……活”。“恨”,古今异义词,遗憾。),惟(句首语气助词,含有“希望”的意味)大王哀之(可怜我,怜悯我。“哀”:悲悯,同情;“之”: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,译为“我”)。”言已(止,完),涕(眼泪)如雨下。为首者曰:“然则(既然如此,那么……),君(尊称,您)义士也。”顾(回头)谓(对……说)徒属(古无表示复数的词,常用“属”、“类”、“辈”、“侪”[读chái]、“伦”、“流”、“曹”、“等”等词来表示,大致相当于“们”,准确讲应该是“这些人”)曰:“杀义士,不祥(吉祥,吉利)莫(指示代词中的无指代词,可译作“没有什么[事]”)大焉(比这更大。“焉”,兼词,兼介词“于”[此处表比较,译作“比”]和代词“此”)。释(放)之,以成(成全,使完成)其志(他的心愿),且(表递进的连词,并且)劝(勉励,激励)好义者!”又谓先生曰:“吾等虽(连词,虽然)啸聚(召集,聚集)山林,非草寇(一般强盗)之比(同类),君勿(否定副词,别,不要)惧。子虚长者,仁(仁慈)人也,居山之阴,君须跻(登,读jī)山之颠(通“巅”,山顶)而(连词,表顺承)北下,始(才)得(能够)至其家。速(赶快)诣之(去找他),以(连词,以便)救乃(第二人称代词译为“你的”)友;然长者每(副词,常常)采药于千山万壑间,吾辈亦鲜(少,读xiǎn)遇之,虞(担心)君不得见耳。”先生再拜(拜两拜,古人的一种礼节)致谢(表示谢意)而后去。
教材实例
100.质明:天刚亮。质:刚刚,正。
质明,避哨竹林中。《指南录后序》
质明启钥。《狱中杂记》
101.霁:雨[雪]后天气放晴。
云销雨霁,彩彻区明。《滕王阁序》
102.念:想,考虑。
顾吾念之,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103.蚤:通“早”。
旦日,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。《鸿门宴》
104.始:才。
寒暑易节,始一反焉。《愚公移山》
是夕始觉有迁谪意。《琵琶行》
至丹以荆卿为计,始速祸焉。《六国论》
105.略无阙处:略无:全无,毫无;阙:通“缺”。
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。《三峡》
106.逆旅:旅店。
寓逆旅主人,日再食,无鲜肥滋味之享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107.山行:沿着山路走。
山行六七里,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。《醉翁亭记》
108.许:用在数量词后,表约数,“左右”。
潭中鱼可百许头。《小石潭记》
109.陈:通“阵”
诸郎中执兵,皆陈殿下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。《过秦论》
110.修:长,高。
邹忌修八尺有余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
茂林修竹。《兰亭集序》
111.被甲执兵:通“披”,穿着;执:拿着。
将军身被坚执锐。《陈涉世家》
112.胡:疑问副词,问原因,“为什么”
胡为乎遑遑欲何之?《归去来兮辞》
胡不见我于王?《公输》
113.禽:通“擒”,抓获。
阴知奸党名姓,一时收禽。《张衡传》
114.案:通“按”。
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。《订鬼》
115.尔来:从那以来。
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《出师表》
尔来四万八千岁。《蜀道难》
116.其欲血孤刀乎? 难道……吗?
其孰能讥之乎?《游褒禅山记》
其真无马邪?《马说》
117.蛇行:像蛇一样前行
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《小石潭记》
118.跽:长跪。
项王按剑而跽曰:“客何为者?”《鸿门宴》
119.请:敬辞,“请允许我”
璧有瑕,请指示王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今太子迟之,请辞决矣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120.诣:到……去,拜访。
及郡下,诣太守。《桃花源记》
由是先帝遂诣亮。《隆中对》
遂与鲁肃俱诣孙权。《赤壁之战》
121.仓皇:慌忙。
只赢得仓皇北顾。《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122.是以:“以是”,“因此”
是以谓之“文”也。《论语》
123.当:该当,应当。
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124.身:自己。
将军身被坚执锐。《陈涉世家》
其身亲为夫差前马。《勾践灭吴》
125.特以不得延医活友为恨耳。“只是……罢了”
延:请;恨:遗憾。
特鸡鸣狗盗之雄耳!《孟尝君传》
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,实不可得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。《出师表》
恨晨光之熹微。《归去来兮辞》
子为父死,无所恨,愿勿复再言!《苏武传》
126.惟:希望。
惟君图之。《烛之武退秦师》
127.然则:“既然这样,那么……”
然则何时而乐也。《岳阳楼记》
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128.徒属:古代表复数的词,常用“属、类、辈、侪、伦、流、曹、等”来表示,“这些人”
徒属皆曰:“敬受命。”《陈涉世家》
赵奢之伦制其兵。《过秦论》
屈豪杰之流,扼腕墓道,发其志士之悲哉!《五人墓碑记》
公等遇雨,皆已失期。《陈涉世家》
129.劝:勉励,激励。
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。《逍遥游》
果行,国人皆劝。《勾践灭吴》
130.乃:第二人称代词,“你的”。
家祭无忘告乃翁 《示儿》
尔其勿忘乃父之志。《伶官传序》
134.每:副词,常常。
每自比于管仲乐毅。《隆中对》
妆成每被秋娘妒。《琵琶行》
每假借于藏书之家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135.鲜(xiăn):少
陶后鲜有闻。《爱莲说》
成语——鲜为人知。
136.再拜:先后拜两次。
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,再拜献大王足下。《鸿门宴》
赵王再拜曰:“自古贤人,未有及公子者也!”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
137.致:表达,表示。
一篇之中三致志焉。《屈原列传》
译文 直到天亮后,天气才开始放晴。(先生)疲倦极了,但考虑到亡是公生死不明,想尽早地赶到山中,不敢停下来休息一下。过了午时,才开始进山,山口有一家茅店,(先生上前)打听子虚长者的住处,知道长者住在山的北面,可是,群山连绵,纵横在前,几乎没有空缺的地方,于是把驴子寄放在店主家里,徒步而往前走。沿着山路走了十里左右,忽然听到丛林中传来一声呼哨,很快就看见一伙强盗摆开阵势阻挡在他前面,领头的人又高又大,面色黝黑胡须浓密。跟随在后面的大约有几十个骑兵,一百多个步行的士兵紧随他们身后。(他们)全都穿着铠甲,手拿武器。其中一人大声吼道:“我们大王在此,为什么不下跪!”乌有先生想快步躲避已经来不及了,最终束手就擒。领头的人跳下马来,坐在大石上面,直伸两脚,手握剑柄,直瞪着他,声音像小老虎一样吼道:“你给我过来!我是这山寨的主人,从我占山称雄以来已经十多年了,连官军都不敢侵犯我的地盘,你是哪来的狂妄之徒,竟然胆敢擅自闯进我的山寨,难道想让我的刀染上鲜血吗!”先生像蛇一样在地上爬着前进,然后长跪着哭诉道:请允许我说明事情的原委,希望大王垂听。小人是中山一个普通百姓,友人生病,危在旦夕,我不忍心眼睁睁看着他死去,所以才进山去请子虚长者,以便延续朋友的生命,慌忙中走错了路,因此误入贵寨,罪该万死。我自己死去原本不值得吝惜,只不过以不能请医生去救活我的朋友为遗憾罢了,希望大王可怜我。”话刚说完,泪如雨下。领头人说道:“照这么说来,您倒是一个讲义气的人。”(然后)回头对他的部下说:“杀死一个侠义之士,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吉祥了。放了他,以便让他实现自己的心愿,并且,这样也可勉励所有爱好正义的人!”接着又对乌有先生说:“我们这些人虽然啸聚山林,但决不是普通强盗一类的,您不要怕。子虚长者,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,住在山北,您必须登上山顶然后从北坡往下走,才能够到他家。赶快去找他以便救你的朋友;可是子虚长者常常到千山万壑间去采药,连我们这些人都很少遇见他,可能您也不能见到他哦。”乌有先生拜了两拜表示谢意,然后便离开了。
5进,山益深,失路。先生缘鸟道,披荆棘,援藤葛,履流石,涉溪涧,越绝壁,登之弥高,行之弥远,力竭而未克上。忽见虎迹,大如升,少顷闻巨啸,四山响震,林泉战栗。声裁止,而饿虎见于林莽间,眈眈相向,先生自为必死,叹曰:“不意今乃捐躯此兽之口!”
【讲解】进(往前走),山益(越发,更加)深,失(迷失)路。先生缘鸟道(顺着高峻无路处往上爬;缘,沿;“鸟道”,喻指高山无人行走只有鸟能飞过之处),披(分开,拨开)荆棘,援(攀)藤葛,履(名词用作动词,踩)流石,涉(趟水过河)溪涧;越(翻越)绝壁(陡峭的山壁),登之弥高,行之弥远(“弥[愈、越]……弥[愈、越]……”连锁关系的固定结构,现在通常只说“越……越……”),力竭(用尽)而未克(能够)上。忽见虎迹(足迹,脚印),大如升(古代容量单位,十斗为一升),少顷(时间词,不一会儿)闻巨啸(吼叫声),四山响(古今异义词,名词,译为“回声”)震,林泉战栗(通“栗”,颤抖,)。声裁(通“才”,刚刚。《促织》中有“手裁举,则又超忽而跃”之句)止,而馁(饥饿)虎见(通“现”,出现)于林莽(树林和草丛)间,眈眈(贪婪而凶狠地看着的样子)相向(对着他。“相”本是副词,这里偏指一方,有代词意味,可译为“他”,代乌有先生)。先生自分(料想)必死,叹曰:“不意(“意”,料想)今乃(竟然)捐(弃,丢弃。与现在的“捐献”不同)躯(躯壳,身体)此兽之口!”
教材实例
138.缘:沿着。
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。《桃花源记》
139.履:踩。
履至尊而制六合。《过秦论》
肩之所倚,足之所履。《庖丁解牛》
140.弥:更,愈。
奉之弥繁,侵之愈急。《六国论》
芳菲菲其弥章。《离骚》
141.克:能够。
善始者实繁,克终者盖寡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
如其克谐,天下可定也。《赤壁之战》
142.少顷:不一会儿。
少顷,但闻屏障中扶尺一下。《口技》
143.响:回声。
天下云集响应。《过秦论》
144.裁:通“才”,刚刚。
手裁举,则又超忽而跃。《促织》
145.见:通“现”,出现。
图穷而匕首见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?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昼夜即鬼见。《订鬼》
146.眈眈相向:贪婪而凶狠地对着他看。
狼不敢前,眈眈相向。《狼》
147.相:副词,用在动词前,偏指一方,译为“他”、“你”、“我”。
及时相遣归。《孔雀东南飞》
吾已失恩义,会不相从许。《孔雀东南飞》
杂然相许。《愚公移山》
苟富贵吧,无相忘。《陈涉世家》
148.分:料想。
武曰:“自分已死久矣!”《苏武传》
149.意:料想。
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。《鸿门宴》
150.乃:竟然。
今其智乃反不能及。《师说》
今君乃亡赵走燕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。《桃花源记》
151.捐:弃,丢弃。
成语——细大不捐。
乃捐金于野。《乐羊子妻》
152.怪:意动用法,以……为怪。
固以怪之也。《陈涉世家》
群臣怪之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153.盖:原来是。
乃悟前狼假寐,盖以诱敌。《狼》
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。《六国论》
154.寻:不久,不一会儿。
寻病终,后遂无问津者。《桃花源记》
寻蒙国恩,除臣冼马。《陈情表》
寻陈氏妹丧于武昌。《归去来兮辞》
155.衣(yì):名作动,穿。
乃使其从者衣褐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156.颜色:脸色。
颜色不少变。《五人墓碑记》
暮去朝来颜色顾。《琵琶行》
157.俨然类:很像类似
俨然类画。《促织》
佛印绝类弥勒。《核舟记》
158.何为者:“为何者”的倒装,“干什么的”。
项王按剑而跽曰:“客何为者?”《鸿门宴》
159.何所之:“之何所”的倒装,“到哪里去”
遑遑乎欲何之?《归去来兮辞》
160.白:告之,禀告,陈述。
便可白公姥《孔雀东南飞》
侓知武终不可胁,白单于。《苏武传》
161.所以:……的原因。
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所以遣将守关者,……《鸿门宴》
162.所从来:固定结构,“从哪里来”。
问所从来,具答之。《桃花源记》
163.迩:近。
成语——遐迩闻名
举类迩而见义远。《屈原列传》
164.引:带领。
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。《赤壁之战》
165.食(sì):动词,“喂,给……吃”。
食之不以其道。《马说》
166.不者:如果不…… 通“否”。
不者,若属皆且为所虏。《鸿门宴》
167.孰与:表比较的固定结构,“与……比,哪个更……”
沛公曰:“孰与君少长?”《鸿门宴》
168.状:状况,情况,情形。
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。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
169.庸:不用。
成语——毋庸置疑
170.当:一定,将会。
不久当归还,还必相迎取。《孔雀东南飞》
171.并:一起。
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。《过秦论》
陈胜佐之,并杀两尉。《陈涉世家》
译文 (乌有先生继续)往前走,山越来越深,最后迷了路。先生顺着高峻无路处往上爬,拔开荆棘,攀着藤葛,踩着流石,趟过溪涧;翻过峭壁,越登越高,越走越远,人已精疲力竭却仍然没能登上山顶。忽然看见了老虎的脚印,像升子那么大;不一会儿,只听见一声巨大的虎啸声,四面山谷回声震荡,树林山泉都战栗起来。声音刚刚停止,一只饿虎出现在树林草丛间,贪婪凶狠地瞪着他。先生暗想这次必死无疑了,(于是)长叹道:“没想到今天竟然死在这野兽的嘴里!”先生正闭着眼睛等死,(却)听到老虎惨叫,他对此感到非常奇怪,便睁开眼睛看,原来,一只箭已经射穿了老虎的喉咙了。不一会儿,看见一个老人手拿箭弓站在崖上,上穿短衣,下著草鞋,没戴帽子,没穿袜子,胡须眉毛全都白了,脸色像朱砂一样红润,很像一个仙人。先生急忙跑上前去,拜见老人,不敢怠慢。老者问道:“你是干什么的?来自何处?将去哪里?”先生把事情的原委和自己是从哪里来等情况一一告诉了长者。老人笑着说:“我就是子虚长者。寒舍就在附近,你一定要到寒舍坐坐。”于是便带领先生到他家中去,杀鸡煮饭来给他吃。先生请求道:“事情太紧迫了!求长者赶快前去,希望有那么一点点(救我朋友)的可能。如果不快去,时间就来不及了。”长者问道:“病人与你相比,哪个更大?”先生答道:“(他)比我大四岁。”长者又问了病情,然后说:“不用担忧!明天一早我一定与您一同前往。”先生说道路艰险,怕因留宿延误了时机。长者说:“后山有一条平坦的路,到达中山,只不过半天时间而已。”第二天凌晨,长者便带着装药的口袋骑着健壮的驴子,与先生一起出发。不久,他们便来到了山口,先生取出自己寄放的驴子,与长者一齐沿着大路策驴飞奔。
6方瞑目俟死,闻虎惨叫,怪而视之,盖一矢已贯其喉矣。寻见一长者挟弓立崖上,衣短褐,著草履,不冠不袜,须眉悉白,颜色如丹,俨然类仙人。先生趣而前,拜谒长者,不敢慢,长者诘曰:“若何为者也?奚自?何所之?”先生具白所以及所从来。长者笑曰:“子虚者,吾之氏也。寒舍在迩,不可不入。”遂引至其家,杀鸡为黍以食之。先生请曰:“事迫矣,乞长者速往,冀有万一之望。不者,时不逮矣。”长者询曰:“病者孰与君少长?”曰:“长仆四岁。”又问病状,曰:“毋庸忧!旦日,吾当与君具往。”先生言路险,恐迟滞时日。长者曰:“后山有坦途,抵中山,第半日耳。”侵晨,遂携药囊乘健驴与先生同行。居无何,至山口,先生取己驴与长者并驱而循大道。途经乡所入兰若,先生因述遇鬼事,指示曰:“此寺,吾之所遇鬼也,予当死之矣。”长者笑曰:“嘻,先生不亦惑乎!鬼神者,心之幻景耳,安能受人祸!足下知者,曷为信此哉?”适寺旁有田父五六人,辍耕坐陇上,长者偕先生就而问焉,并述向之所见。田父掩口胡卢而笑,曰:“君误矣!彼缢妇者,吾村王氏妾也,不为恶姑、嫡妇所容而自经焉。子所见女鬼者,吾村李氏妇也。家素贫,今岁饥,赋敛又重,衣食不给,夫新丧,其子昨又夭矣。妇抢呼欲绝,悲极而入邪魔,夜半病作,发其子之坟取尸以归。自言其首为寺鬼所伤。君无问,何由知其乃先生为也?”言已,皆大笑。
【讲解】方瞑(闭)目俟(等)死,闻虎惨叫,怪(形容词的意动用法,“以……为怪”)而视之,盖(句首语气助词,原来)一矢(箭)已贯(射穿)其喉矣。寻(不一会儿)见一长者挟弓立崖上,衣(名作动,穿)短褐,著草履,不冠(名作动,戴帽子)不袜(名作动,穿袜子),须眉悉(全都)白,颜色(古今异义,脸色)如丹(名词,朱砂),俨然(很像的样子)类(类似,像)仙人。先生趣(通“趋”,小跑)而前(名词作动词,走上前去),拜谒(yè,参见)长者,不敢慢(怠慢)。长者诘(问)曰:“若(你)何为者(干什么的,“为何者”的倒装,问句中代词做宾语需要倒装)也?奚自(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,相当于“自奚”,译为“来自何处”)?何所之(宾语前置,相当于“之何所”,译为“到哪里去”)?”先生具(详细地,一五一十地)白(告知,陈述)所以(固定结构,译为“……的原因”)及所从来(固定结构“所+介词+动词”,可译为“从哪里来的”)。长者笑曰:“子虚者,吾之氏(本义为“姓”,这里指“名”)也。寒舍在迩(本义是形容词“近”,这里作名词,“近处”),不可不入。”遂引(带领)至其家,杀鸡为黍以食(作动词,“给……吃”;读sì)之。先生请(请求)曰:“事迫(紧迫,急迫)矣!乞(求)长者速(赶快)往,冀(希望)有万一(万分之一)之望(希望)。不者(如果不快去。“不”通“否”),时不逮(来不及。)矣。”长者询(询问,打听)曰:“病者孰与(表比较的固定结构,译为“与……相比,哪个……”)君少长?”曰:“长仆四岁(倒装兼省略介词句,相当于“于仆长四岁”,于,介词,译为“比”)。 ”又问病状(状况,情形,情况),曰:“毋庸(不用)忧!旦日(明天),吾当(一定)与君具(通“俱”,副词,一同,一起)往。”先生言路险,恐迟滞(延迟,耽误)时日。长者曰:“后山有坦途,抵(到达)中山,第半日耳(“第……耳”,固定结构,译为“只不过……罢了”。第,副词,在文言中与“徒”、“但”、“仅”、“直”、“唯”同义;有时“第”也写作“弟”)。”侵晨(凌晨),遂携药囊乘(骑。读chéng)健驴与先生同行。无何(时间词,不久,至山口,先生取己驴与长者并(一齐)驱而循大道(沿着大路策驴飞奔)。二叟同行,涂经乡(通“向”,先前,从前)所入兰若,先生因述遇鬼事,指示(古今同形异义词。指着[寺庙]给[他]看)曰:“此寺,吾之所遇鬼(遇见鬼的地方)也。予当死之矣。”长者笑曰:“嘻(叹词,表示惊奇)!先生不亦惑乎(“不亦……乎”,固定结构,译为“不也太……吗”;“惑”糊涂)!鬼神者,心之幻景(通“影”)耳(“而已”或“罢了”),安(怎么)能受(通“授”,给,施加)人祸!足下(尊称,您)知(通“智”)者,曷为(介词宾语前置,相当于“为曷”,译为“为什么”)信此哉(表疑问的助词,译为“呢”)?”适(恰好)寺旁有田父(念fǔ,古时对老年男子的称呼;“田父”,农夫)五六人,辍(停止)耕坐陇(通“垄”,田埂)上。长者偕(作动词,可译为“陪同”)先生就(靠近)而问焉,并述向(先前)之所见。田父掩口胡卢(形容笑声)而笑,曰:“君误矣!彼缢妇者,吾村王氏妾(小妾,侧庶,俗称“小老婆”)也,不为恶姑(对丈夫的妈妈的称呼,俗称“婆婆”)、嫡妇(正妻,与“庶”[俗称“偏房”]相对)所容而自经(上吊自杀。“经”,动词,上吊)焉(兼词,译为“在那里”)。子(尊称,您)所见女鬼者,吾村李氏妇也(“者……也……”,判断句的标志)。家素(向来)贫,今岁饥(荒年歉收),赋敛(赋税)又重,衣食不给(读jǐ,足够,丰足),夫(丈夫)新(新近,刚刚)丧(死),其子昨又夭(夭折,短命而死)矣。妇抢呼(头撞地口呼天,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。“抢”念qiāng)欲绝,悲极(到极点)而入邪魔,夜半病作,发(打开,挖开)其子之坟取尸以(连词,表顺承,可不译)归。自言其首为寺鬼所伤(“为……所”,表被动)。君无问,何由(介词宾语前置,相当于“由何”,译为“从哪里”“凭什么”、“怎么”)知其(代词,代“李氏妇为寺鬼所伤”这件事)乃(副词,用在判断句谓语前以加强语气)先生为(作名词,做的(事),干的)也?”言已(说完),皆大笑。
教材实例
172.涂:通“途”。
涂有饿莩而不知发。《寡人之于国也》
173.乡:通“向”,先前,从前。
乡师而哭。《崤之战》(通“向”,面向)
174.指示:“指着[出]……给……看”
璧有瑕,请指示王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175.不亦……乎?:固定结构,“不也太……吗?”
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《论语》
176.景:通“影”
赢粮而景从。《过秦论》
景翳翳以将入 《归去来兮辞》
177.安能:怎么能够
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183.向:先前,从前。
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。《兰亭集序》
与向之噌吰者相应。《石钟山记》
184.掩口胡卢而笑:强忍着以免笑出声
视成所蓄,掩口胡卢而笑。《促织》
185.为……所:被动结构。
为仲卿母所遣。《孔雀东南飞》
皆为陛下所成就《苏武传》
186.新:新近,刚刚。
二男新战死《石壕吏》
赵太后新用事《触龙说赵太后》
今刘表新亡,二子不谐。《赤壁之战》
178.曷为:“为曷”的倒装,“为什么”。
缚者曷为者也?《晏子使楚》
蹈死不顾,亦曷故哉?《五人墓碑记》
179.适:恰好,刚刚。
从上观之,适与地平。《雁荡山》
适大病,不能行。《谭嗣同》
180.父(fǔ):古时对老年男子的称呼。
亚父南向坐。《鸿门宴》
渔父见而问之。《屈原列传》
181.偕:陪同,一起。
及尔偕老,老使我怨。《诗经·氓》
182.就:靠近
还来就菊花。《过故人庄》
187.发:打开,挖开。
窥父不在,窃发盆。《促织》
发图,图穷而匕首见。《荆轲刺秦王》
188.何由:“由何”的倒装,“从哪里、凭什么”
何由知吾可也?《齐桓晋文之事》
长夜沾湿何由彻?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译文 二人一同前行,途中经过先前进过的寺庙,先生于是说到自己遇鬼的事情,指着寺庙给长者看,向他说:“此座寺庙,就是我遇见鬼的地方。我当时还(认为)一定会死在这里哩。”长者笑着说:“咦!先生不也是太糊涂了吗!鬼神只不过是心中(妄想变现出来)的虚幻的影子罢了,怎么可能加祸于人呢!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,为什么相信这种无稽之谈呢?”恰好遇到寺庙旁边有五六个农夫,他们停下耕种,坐在田埂上休息。长者陪同先生走上前去向他们打听这件事,并讲述了前天晚上看到的事情。农夫掩着嘴,呵呵地笑,说:“你搞错了!那个吊死的妇人,是我们村上王某人的小妾,不能被凶恶的婆婆和丈夫的正妻所容,因而在庙里上吊自杀了。您看见的那个“女鬼”,是我村李某的妻子。家一向贫困,今年又歉收,赋税又重,没吃没穿的,丈夫刚刚死了,她儿子昨天又短命死了。她呼天抢地,悲痛欲绝,由于悲伤过度,着了邪魔,半夜三更狂病发作,挖开她儿子的坟把儿子的尸体抱回家。她自己说自己的头被庙里的鬼打伤了。您如果不来问这件事,怎么会知道事情原来是先生干的。”说完,大家都大笑不止。
7及反,亡是公犹未醒。长者诊之,曰:“是非疾也,困于酒耳。酒出中山,一醉千日。若习饮之,故无异;此翁,他乡客,安能胜此桮杓也?”取针刺血数处,又然艾炙之。须臾。公觉,谢曰:“蒙长者生我,再造之功也,恶能报?”长者曰:“公本无疾,老朽何功之有?”先生以金帛奉长者,辞不受,曰:“吾家世业医,止济世活人耳,何以金帛为?余岂好货贾哉?”遗药数剂,不索直而去。亡是公复留兼旬而后别,惟不敢纵饮矣。
【讲解】及反(通“返”),亡是公犹(副词,还)未醒。长者诊之(为动用法,译为“为他诊断〔病情〕”),曰:“是非疾也(否定性判断句。“是”,指示代词,译为“这”;“非”副词,表否定;疾,文言中指小病,与现代汉语中的“疾”表重病不同[注意:“病”在文言中表示“重病”]),困于酒(被动句,即“为酒所困”)耳(表限止的语气助词,译为“[只不过]……罢了”)。酒出中山,一醉千日。若习(习惯,经常)饮之,故无异(异常);此翁,他乡客,安能胜此杯杓也?”(“安能……”,表反问,译为“怎么能够……呢?”;“胜”, 禁得起;“杯杓”,酒杯和杓子。借指饮酒)取针刺血(古代的一种治病方法,用针或其他尖锐硬物刺破皮肤,使血流出来,从而在这种刺痛中刺激神经,引起身体的应急反应,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)数处,又然艾灸之(“然”通“燃”,动词的使动用法,“燃艾”,即“使艾燃”;也可译为“点燃”。“艾”,一种草药,通常于端午节时采摘来插在门上,等它枯干后团成米团状等用。治病时将它点燃,呈阴火状态,靠近病者相关穴位炙烤以刺激相关神经,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,这种方法叫“灸”)。须臾(很快,片刻),公觉(古今异义词,意思是“醒”),谢(感谢)曰:“蒙(承蒙)长者生我(“生”,使动用法;“生我”即“使我生”,意即“救活我”),再造之功(“再造”,即“再生”;“功”,功德,恩德)也,恶(疑问副词,怎么;读wū)能报?”长者曰:“公本(本来)无疾,老朽(老年人谦称自己)何功之有(宾语前置句,“有何功”的倒装;“之”,助词,宾语前置的标志,不译)?”先生以金帛奉(送)长者,辞(推辞,拒绝)不受,曰:“吾家世业医(以医疗为职业;“业”,名词的意动用法,译为“以……为职业”),止济世活人耳,何以金帛为(“何以……为”,固定结构,“要……做什么呢”或“哪里用得着……呢”)?余(第一人称代词,我)岂(表反问的语气副词,难道)好货(爱财,贪财)贾(gǔ,商人)哉(表反问的语气助词,可译为“吗”)?”遗(留下,念yí;也可讲成“赠送”,念wèi)药数剂(量词,相当于现在的“付”),不索(要,索取)直(通“值”,这里指药钱)而(表顺承关系的连词,可译为“就”)去(离开)。亡是公复(副词,又,再)留兼旬(时间词:一“旬”是10天,“兼”即“倍”,所以,“兼旬”指20天)而后别,惟(副词,只不过)不敢纵(放纵,不加控制)饮矣。
教材实例
189.是:代词,“这”
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过也。《烛之武退秦师》
190.于:表被动,“被”。
不拘于时《师说》
而君幸于赵王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故内惑于郑袖,外欺于张仪。《屈原列传》
191.若:代词,“你”“你的”
若为佣耕,何富贵也?《陈涉世家》
若入前为寿《鸿门宴》
若知我不降明《苏武传》
192.须臾:片刻,很快,一会儿。
坐须臾,沛公起如厕。《鸿门宴》
193.觉(jué):醒来。
惟觉时之枕席,失向来之烟霞。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194.蒙:敬辞,“承蒙”
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《葫芦僧判断葫芦案》
某启:昨日蒙教。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195.恶(wū):疑问副词,怎么。
天下恶乎定?《孟子见梁襄王》
196.何功之有?宾语前置句。
何陋之有?《陋室铭》
何厌之有?《烛之武退秦师》
197.业:名词意动用,“以……为职业”
驼业种树《种树郭橐驼传》
198.止(直)……耳:固定句式,只是……罢了。
技止此耳!《黔之驴》
直不百步耳《寡人之于国也》
199.何以……为? 固定结构,“要……做什么呢?”“哪里用得着……呢?”
何辞为?《鸿门宴》
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?《逍遥游》
200.遗(wèi):留下,赠送。
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。《出师表》
使人遗赵王书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《荆轲刺秦王》
留待作遗施,于今无会因。《孔雀东南飞》
译文 等到(乌有先生)返回中山,亡是公还没有醒转来。子虚长者为他诊断后说:“这不是病,只是被酒醉倒了。(这种)酒产于中山,喝醉一回千日不醒。你经常喝这种酒,所以没有什么异常反应;这个老头是外地人,怎么能够受得了这种酒呢?”于是,取出针来,这几个地方刺血治疗,又点燃艾草炙烤穴位。片刻之间,亡是公苏醒过来,他感谢道:“承蒙长者救活我,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,这大恩大德,我怎么能够报答得了?”长者说:“您老本来没病,老朽有什么功德可言?”乌有先生拿钱奉送长者,(长者)一再推辞,不肯接受,他曰:“我家辈辈代代以医病为职业,只不过想济世救人而已,还要金钱做什么呢?我难道是一个贪爱钱财的商人吗?”最后送了几付药给他们,没要药钱就离开了。亡是公又留宿了二十来天,然后才与乌有先生辞别而去,只是从此后再也不敢不加节制地喝酒了。
【练习题】
一、画出下列句子中表示人称的词语,并在后面的括号里作简明译释。
1.公自遐方来,仆无以为敬(
3.愚无所用其技矣( )
5.大王在,胡不跪( )
7.尔何物狂夫( )
9.君义士也( )
11.予当死之矣( )
13.若习饮之,故无异( )
15.余岂好货贾哉( )
二、指出下列句子里的通假字,并在括号里写出和它相通的字。
1.海阳亡是公,高士也( )2.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( )
3.二叟相见大说( )4.然敝庐颇畜薄酿( )
5.今者故人来,盖共饮诸( )6.翼日,先生复要公饮( )
7.不觉以酩酊醉矣( )8.薄莫,先生酒解( )
9.妾谓坐视故人死,是倍义尔( )10.遂属老妻护公( )
11.手信而指弗见,窥步难行( )12.先生欲投村落辟焉,而人皆弗之内( )
13.则见一缢妇县梁柱间,被发诎颈( )14.先生卒惊,还走宇下( )
15.得无缢妇为之与( )16.于电光下孰视之( )
17.若有奇冤而无所者( )18.先生冯驴伏( )
19.质明始霁,罢甚( )20.欲蚤至山中,不敢息( )
21.而连山纵横,略无阙处( )22.斯须而强人列陈阻于前( )
23.案剑目,声如乳虎( )24.君须跻山之颠而北下( )
25.声裁止,而饿虎见于林莽间( )26.先生趣而前( )
27.不者,时不逮矣( )28.涂经乡所入兰若( )
29.鬼神者,心之幻景耳,安能受人祸( )30.足下知者,曷为信此哉( )
31.辍耕坐陇上( )32.及反,亡是公犹未醒( )
33.又然艾灸之( )34.不索直而去( )
三、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性活用现象,并作简要解释。
1.不欲与俗人齿( )
2.人以达士目之( )
3.公素善先生( )
4.延邻医脉之( )
5.微司命,孰能生之( )
6.则庶几白骨可肉矣( )
7.先生然之( )
8.苟能活之,何爱此身( )
9.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( )
10.洞烛殿堂( )
11.其欲血孤刀乎( )
12.履流石,涉溪涧( )
13.衣短褐,著草履,不冠不袜( )
14.先生具白所以及所从来( )
15.杀鸡为黍以食之( )
16.予当死之矣( )
17.吾家世业医( )
四、用现代汉语译释下列句子里的固定结构。
1.虽然,终当有以活之( )
2.孰若冒死以救之( )
3.从者无虑数十骑( )
4.然则,君义士也( )
5.病者孰与君少长( )
6.先生具白所以及所从来( )
五、用曲线画出下列句中的文言特殊句法结构,并译成现代汉语。
1.年七十有三矣,惟读书是务。
2.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。
3.死亦不过为鬼耳,何惧为?
4.先生不亦惑乎?
5.此寺,吾之所遇鬼也。
6.老朽何功之有?
7.何以金帛为?
8.若何为者也?奚自?
9.得无缢妇为之与?
10.无乃不可乎!
11.家无可遣者,奈之何!
12.自言其首为寺鬼所伤。
13.朝廷数授以官,不拜。
14.是非疾也,困于酒耳。
六、下列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表时间词语,请注明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词语。
1.期年( )
5.今者( )
9.薄莫( )
12.旋( )
16.逾午( )
20.寻( )
24.须臾( )
七、简释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的词。
1.年且七十 且顾且号 且劝好义者
2.朝廷数授以官 者无虑数十骑
3.而相违期年未之见已 而饿虎见于林莽间,眈眈相向
4.疾驰而去 公本无疾
5.屏息不敢少动 欲蚤至山中,不敢息
6.延邻医脉之 以延友人之命
7.先生自为必死 若何为者也 得无缢妇为之与
8.惟读书是务 惟大王哀之
9.先生欲投村落辟焉 俄见寺门大辟
10.朝廷数授以官,不拜 拜谒长者,不敢慢
11.不意今乃捐躯此兽之口 速诣之,以救乃友 乃引驴奔寺外 何由知其乃先生为也
12.愚无所用其技矣 其一吼曰:“大王在,胡不跪!” 释之,以成其志 其欲血孤刀乎
13.若习饮之,故无异 惟大王哀之 苟能活之,何爱此身 何所之
八、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,有几种不同解释,请从中选择最恰当的,填入后面的括号内。
1.毁誉不存乎心( ) ①毁灭②破坏③烧毁④诽谤
2.海阳亡是公,高士也( ) ①南面②北面③太阳④日光
3.询之,知长者居山之阴( ) ①南面②北面③不见日光的地方④偏僻冷落处
4.边鄙野人,不足充小吏( ) ①卑鄙②粗俗③对自己的谦称④边远地方
5.脱有祸,固当不辞也( ) ①倘若②脱离③摆脱④脱逃
6.拜谒长者,不敢慢( ) ①缓慢②懈怠③态度冷淡,没有礼貌④慢条斯理,不慌不忙
7.余岂好货贾哉( ) ①货物②货品③钱财④奇货
8.遗药数剂,不索直而去( ) ①遗留②丢失③赠给④剩下
9.释之,以成其志,且劝好义者( ) ①规劝②劝解③劝导④勉励
九、用现代汉语翻译本文第四自然段中由“山行十里许”至“且劝好义者”一段文字。
【参考答案】
一、1公,您,敬称;仆,谦称,我。2卿,爱称,你。吾,我。3愚,谦词,我。4女,通汝,你。5大王,敬称,古时称诸侯,后来也称占山为王的首领。6孤,古代君王专用的谦称,这里是山大王的自称。7尔,你。8小人,谦称,我,多用于平民对官吏、下属对上司的自称。9君,您,敬称。10吾辈,我等,我们。之,他,指子虚长者。11予,我。12子,您,对男子的敬称。13若,你。14老朽,老人自己的谦称。15余,我。
二、1亡,通无。2已,通矣。3说,通悦。4畜,通蓄。5盖,通盍。6翼,通翌;要,通邀。7以,通已。8莫,通暮。9倍,通背;尔,通耳。10属,通嘱。11信,通伸;窥,通跬。12辟,通避;内,通纳。13县,通悬;被,通披;诎,通屈。14卒,通猝;还,通旋。15与,通欤。16孰,通熟。17,通诉。18冯,通,现作凭。19罢,通疲。20蚤,通早。21阙,通缺。22陈,通阵。23案,通按。24颠,通巅。25裁,通才;见,通现。26趣,通趋。27不,通否。28涂,通途;乡,通向。29景,通影;受,通授。30知,通智。31陇,通垄。32反,通返。33然,通燃。34直,通值。
三、1齿,名词用如动词,并列。2目,名词用如动词,看待。3善,形容词用如动词,交好,与交好。4脉,名词用如动词,诊脉,摸脉。5生,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,使……生,救活。6肉,名词用如动词,长上肉。7然,形容词用如意动词,认为对。8活,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。9策,名词用如动词,鞭打。10烛,名词用如动词,照。11血,名词用如动词,血染。12履,名词用如动词,踩。13衣、冠、袜,均为名词用如动词,衣,穿;冠,戴帽子;袜,穿袜子。14白,形容词用如动词,禀告,陈说。15食,读sì,供给……吃,使……吃。16死,为动用法,为(之而)死。17世,名词作状语;业,名词用如动词。
四、1虽然:即使这样,尽管如此。2孰若:哪里比得上,哪如。3无虑:二字连用表示估计、约略,意思是“大约”、“大概”。4然则:“既然这样,那么……”,表承上启下的意思。5孰与:等于“与……比,哪一个更……”。6所以:这里表示“(导致)……的原因”。
五、1七十有三:文言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加“有”字,“有”通“又”。惟读书是务:就是只务读书。这是“惟……是”式的宾语前置,这种形式不仅强调了宾语,而且表示了它的单一性、排他性。2未之见:是“未见之”的倒装。有“未”“不”“莫”“弗”等否定词的否定句,动词宾语如果是代词,这个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面。3何惧为:“何……为”是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式,“为”在句末表示反问(或疑问),相当于“吗”“呢”,已成为语气词。4不亦惑乎:“不亦……乎”,文言惯用句式,表示反问,但语气较委婉,相当于“不是……吗?”5吾之所遇鬼也:意即“吾遇鬼之所也”。“所遇鬼”,名词性“所字结构”前面加定语“吾”。6何功之有:即“有何功”。“何……之有”是“有何……”的倒装,宾语“何”借助词“之”提到动词“有”之前,表反问。7“何以……为”,也是表反问的文言惯用句式。“何以”是“以何”的倒装,“为”是语气词。“何以……为”是“要……干什么呢?”8“何为”、“奚自”:“何”、“奚”分别作介词“为”、“自”的宾语,前置,表示询问。9“得无……与”,文言特殊句式之一,“得无”与句末的疑问语气词“与”相呼应,表示对一种情况的推测,可译为“莫不是(只怕是,该不会)……吧?”10无乃不可乎:“无乃”与句末的疑问语气助词“乎”相呼应,表示一种委婉的商榷语气,或对有关情况加以测度。一般可译为“恐怕……吧”、“不是……了吗”。11奈之何:“奈……何”,是“对……怎么办”的意思。12为寺鬼所伤:“为……所+动词”,这是文言被动句式的一种重要结构。13授以官:用“以”组成的介宾结构有时放在谓语中心词之后作补语。14困于酒:在动词后边用介词“于”引出主动者,这是古汉语被动表示法之一。
六、1一周年。2阴历每月初一。3阴历每月十五日。4阴历每月最后一天。5现在。6半夜。7夜将尽。8明天,次日。9傍晚。10没多久。11从前。12随即,不久。13一小会儿。14随后,接着,不久。15天亮时。16过午。17一会儿。18从那时以来。19一会儿。20随即,不久。21明日。22凌晨,天蒙蒙亮。23没有多久。24一会儿,片刻。25二十天。
七、1将要;一面……,一面……;并且。2屡次;几,表不确定数目。3互相;表偏指一方,有指代宾语作用,这里指代乌有先生。4快,速;小病。5呼吸;停息。6邀请;延续、延长。7认为,以为;作:变为。8只,仅;句首语助词,表希望。9躲避;开。10这里是敬受(官职)的意思;行礼。11竟然;你的;就,于是;,竟是。12活用为第一人称,表示“我的”;其中的;他的;同“岂”,用在句首强化反问语气。13指酒;活用为第一人称,表示“我”;他;动词,往、到……去。
八、1诽谤。2北面(水之北曰阳)。3北面(山之北曰阴)。4边远地方。5倘若。6态度冷淡,没有礼貌。7钱财。8赠给。9勉励。九、(答案略)